朱元璋的一首咏菊诗,句句饱含杀气,成就了他至高无上的皇位!
诗词歌赋一直是古代文人骚客们传情达意的专属工具,而且每一个朝代的诗人作诗风格都有着各自的时代背景,他们风格鲜明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触动。
例如唐朝伟大的诗人李白“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”,把自己额恃才傲物、豪爽洒脱淡泊名利的心态表达得淋漓尽致,更是挥洒自如让人敬佩;又如伟大的爱国将领文天祥的“河破碎风飘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”,把自己的家国之恨直抒胸臆,表达了自己甘愿赴死的爱国之心!
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首诗是朱元璋所作,句句饱含杀气,让人读罢内心充满激动!
《咏菊》
展开剩余68%百花发时我不发,我若发时都吓杀。
要与西风战一场,遍身穿就黄金甲。
这首诗乃朱元璋借鉴了前辈黄巢的《咏菊》,在气势上可谓是更上一层楼。
因为这是朱元璋在打仗之前登高远望,看到眼前的景象再配合当时的状况有感而发所做的一首诗。
万千的花儿都拥挤在春天这个时节争奇斗艳的盛开,只有菊花安安静静地等待着。
因为它知道最美的时节还没到,等到秋天来临万花凋谢,才是我闪亮登场的时候。
这才是朱元璋的真正用意,当时举国上下战争四起,自己却蓄势待发。
在最关键的一战。为了要应付陈友谅自己亲自出征讨伐:我若发时都吓杀。可见杀气更甚!
我要伴随着这遍地凋谢的花儿在西风中奋力一战,就像散落在地上的花儿给大地穿上了黄金甲一样。这一句更是让全诗的肃杀气氛更浓烈。
如果不是有着必胜的决心,怎么会做出如此大作?
也正是这一战,为他奠定了登上皇位的基础。只有进军长安城打败陈友谅,自己就可以穿上黄金甲,成为皇帝。
朱元璋虽出身贫穷人家,幼年时以乞讨为生四海为家,正是这战乱时代才给了他展望头角的机会,乱世造英雄正是如此。
这首诗可是道尽了朱元璋的伟大抱负,不得不叹!
发布于:天津市